血管里面也会“长石头”?严重可致命!这类食物劝你少吃!

2024/09/11 admin 379
你有没有听说过,血管里居然也会长“石头”?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血管钙化


血管在正常情况下,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随着血液的流动而扩张或收缩。而血管钙化是一种在动脉壁中沉积钙盐的过程,会导致血管变硬、失去弹性。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水管里有石头,水流会变得越来越弱,甚至堵住,同样的,血管里有钙沉积,血液流动受阻,心脏需要加倍用力把血液泵到全身,这就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甚至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因此,积极探索血管钙化的发病原因,做好疾病早期预防非常关键。

血管为什么会“长石头”?



血管钙化是一种系统性的血管疾病,所有血管内膜、中膜等组分都可以发生异常矿化(矿物沉积)。



除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巨噬细胞、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等可以参与血管钙化以外,细胞外基质同样参与了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发展。


这些细胞与非细胞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发钙化物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血管结构完整性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管钙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老年及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普遍存在。血管内的“石头”会让血流不再顺畅,心脏工作得更辛苦。


导致血管“长石头”的原因有哪些?



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病变部位等。


血管钙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患病率因年龄不同各异。体重指数增加、血尿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缺乏锻炼是女性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可能会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再加上过量钙质的摄入,导致钙质在血管中沉积,也会增加血管硬化和钙化的可能性。

  • 饮食与血管钙化

MESA数据显示,增加全脂牛奶摄入可以减轻冠状动脉钙化,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其发挥有益作用可能与其富含短链脂肪酸有关。


另外,研究发现与冠状动脉钙化进展的风险增加有关的是膳食中高镁锌比例,而非单一矿物质摄入量,摄入较多的锌和较少的镁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对2万多名参与者进行筛查发现,与不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参与者相比,每周饮用≥5种含糖碳酸饮料的参与者的多变量校正冠状动脉钙化相对风险增加70%,且含糖饮料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


另外,过量钙磷食物的摄入,包括含钙的磷酸盐结合剂,均会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


  • 哪些属于高磷食物?


在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海鲜属于磷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除此之外,加工肉类、动物内脏、蛋类(蛋黄)、坚果、干豆、饮料等,也都是磷含量较高的食物。



做好这3点,预防和延缓血管钙化



预防和延缓血管钙化,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做好以下三点,有助于减少血管钙化的风险:

(1)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钙的摄入

过量的钙质摄入可能会导致血管钙化。为了预防这一问题,要避免过量使用含钙补充剂,尤其是在没有明确医学建议的情况下。

选择富含镁和维生素K2的食物,帮助促进钙的代谢,防止其沉积在血管壁上。另外,限制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保持血管健康。

(2)规律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从而减少钙化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史血管钙化的高危因素,因此有效管理这些疾病非常重要。定期检测血压和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这是预防慢性疾病和血管钙化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