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炎症性肠病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4,广州)要点解读

2025/04/02 admin 5332
背景介绍



由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未明、诊疗过程复杂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患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难治患者较多。消化内镜在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活动评估及疗效监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国内消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在IBD诊治领域的应用不断更新。
本共识主要从IBD内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内镜诊断、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内镜诊断、IBD内镜治疗和IBD内镜随访5个方面进行阐述,为IBD内镜诊治提供指导性建议,以期提高国内IBD内镜诊治的整体水平。


要点梗概



时隔3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4,广州)》再次更新。2024版共识明确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IBD的重要诊断方法,重度UC应尽早行内镜检查和活检;完善IBD患者内镜检查的评估策略、危险因素与禁忌症;明确老年患者、妊娠期女性、儿童等特殊IBD人群内镜检查策略;针对不同疾病程度的UC患者内镜下特征、CD鉴别诊断策略进行更细致阐述;新版共识补充了IBD内镜具体手术方式、穿孔、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策略;新增IBD内镜复查节点;补充内镜癌变筛查方式和时间点。


推荐意见





IBD患者内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推荐意见1】结肠镜检查是U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临床疑诊克罗恩病患者除非有绝对禁忌,均应接受全消化道内镜检查。(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临床疑诊克罗恩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充分评估有无肠道狭窄、穿孔等情况。(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4合并严重心肺脑脏器功能障碍、内环境严重紊乱等风险因素的患者,行全消化道内镜检查需审慎评估,必要时应有麻醉医师参与评估。(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5对于怀疑重度UC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条件下,建议尽快完善限制性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协助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及排除机会性感染。(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消化内镜检查是评估妊娠期女性IBD活动程度的重要手段。(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7IBD患儿条件允许下应尽可能进行全消化道内镜检查。(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UC内镜诊断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8】典型的内镜下表现有助于诊断UC,检查时应尽可能进入回肠末端。(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9】对于不具有典型内镜特征的UC,需通过内镜下活检诊断及鉴别诊断。活检时应多部位取材,有条件者可在结肠镜检查时结合内镜电子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技术进行靶向活检,必要时选用色素内镜和共聚焦内镜检查。(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强)



克罗恩病内镜诊断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0】克罗恩病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综合诊断,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肠结核、肠白塞病及淋巴瘤等。(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1】克罗恩病典型的内镜下表现是病变呈跳跃性分布、纵行溃疡、铺路石样或鹅卵石样改变、狭窄或瘘管、肛周病变。(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2】内镜下需要与克罗恩病鉴别的肠道疾病包括急慢性感染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淋巴瘤、肠白塞病、缺血性肠病等。(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IBD患者内镜治疗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3】对IBD中所有可见的异型增生,应密切随访,具有内镜治疗指征时,可行内镜下病灶切除术。(证据质量:高;推荐质量:强)

【推荐意见14】胶囊滞留是IBD患者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现胶囊内镜滞留时根据滞留位置及患者情况处理。(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5】IBD患者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穿孔,应由多学科团队会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治疗、内镜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6IBD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可酌情考虑内镜下止血治疗。(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7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是治疗克罗恩病患者肠道短节段狭窄的合理选择。(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8内镜下切开术对于克罗恩病并发的穿透性病变(如瘘管、脓肿)具有治疗作用。(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19经结肠镜辅助置管粪菌移植术可用于治疗难治性UC。(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弱)



IBD患者内镜随访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20】消化内镜检查对IBD疗效评估和疾病活动度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IBD长期随访的主要手段。(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1】对于非梗阻型且以黏膜病变为主的克罗恩病患者,可使用胶囊内镜进行复查评估。(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22】启动治疗后,活动期IBD患者应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内镜复查,疾病缓解后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内镜复查;也可根据生物制剂治疗的节点进行内镜复查。(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3】推荐使用色素内镜、内镜电子染色技术(即图像增强技术)进行IBD癌变筛查。(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4】推荐结肠受累的IBD患者病程达8年时常规接受结肠镜癌变筛查,癌变监测的内镜筛查间期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制定。(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


END

以上内容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4 年12 月第 41 卷第 12 期 Chin J Dig Endosc, December 2024, Vol. 41, No. 12
本文仅作学术分享,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予以尽快处理。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