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升高,警惕这4个信号……一次性给你说清楚!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属于白蛋白家族,正常情况下,AFP主要由胚胎的肝脏细胞产生,在部分特殊的情况下也可合成甲胎蛋白,从而导致血液中检测出AFP升高的情况。
图片来源:摄图网
胚胎性白蛋白
生长调节因子
配体结合及运输
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
血清AFP≥400μg/L,在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其他消化系统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另外,血清AFP轻度升高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作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晚期肝细胞癌比例较多,AFP的敏感度可达72%~87%。
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肝癌诊断比例不断增加,AFP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也有所下降。
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7~8个月达高峰(<400μg/L),分娩后约3周即恢复正常。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孕妇血清喝羊水中AFP浓度监测可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和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辅助诊断。
因其他慢性肝脏疾病与 PHC均可见AFP浓度增高,故AFP对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意义较小。但有专家指出,AFP的异质体AFP-L3阳性的PHC患者肿瘤生长迅速,并早期即可有远处转移,由此推测AFP-L3 是PHC的高度特异标志物,可通过对AFP-L3的检测早期诊断 PHC并用于其他慢性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同时AFP另一异质体AFP-L在良性肝病中较难测出,而在PHC患者中有较高的浓度,故认为亦可用于良恶性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患者约有20%以上可出现AFP检测异常,常因病情所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增高,急性者由于肝细胞活动活跃,AFP水平升高幅度可相应增大;而慢性者及肝脏纤维化者,因肝脏组织修复、肝细胞再生,可出现轻度AFP升高,之后随病情好转而降至正常;如出现肝炎复发或重型肝炎,则AFP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
参考文献: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J/OL]. 中国临床医学, 1-58[2024-04-2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794.R.20240417.1102.002.html.
[2]钱丽媛,李长菲,罗云敬,等. 甲胎蛋白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21, 37 (09): 3042-3060. DOI:10.13345/j.cjb.210235.
[3]李嘉妍,宋金云,王建芳,等.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 (07): 1291-1295.
[4]刘往. 甲胎蛋白研究进展[J]. 当代医学, 2012, 18 (01): 25-26.
[5]高文峰,郑加生,孙斌.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学, 2010, 16 (32): 1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