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便秘」不敢吃药?建议:可以试试这5种方法
在妊娠期,由于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加之运动量减少,孕妇容易发生便秘。图源:摄图网研究表明,便秘是仅次于恶心的妊娠期常见胃肠道疾病,超过半数的女性会在妊娠期出现便秘,并且早孕期与中孕期便秘的发生率更高。目前,妊娠期便秘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01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增加纤维素摄入量,增加液体摄入量,适度体力活动等。1. 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及液体摄入......
2025/09/03 admin 2428
-
血管「斑块」逆转的真相:坚持做好这5件事,斑块“消退”并不难!
动脉硬化是以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为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三种。随着病情的进展,继而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最终可发展为动脉狭窄或闭塞。(一)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对IMT与斑块进行测量,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IMT<1.0mm,若1.0mm≤IMT<1.5mm提示为IMT增厚。当IMT≥1. 5mm......
2025/09/03 admin 5946
-
体检查出这5种“心脏病”,不用慌!乱治可能白花钱又伤身!
不少人对心脏病的早期表现如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发作后要及时上医院。但是,心脏病种类多样,未必都表现出上述症状,还可能会有一些体表信号,要留心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插画师:Azu策划、编辑:Mia审校:Linda,Melody,Becky,Fiona,VivienEND参考文献:[1]朱雨晴.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及特点[N].甘肃科技报,2024-01-31(006).DOI:10.28504
2025/08/15 admin 3563
-
重磅!2025房颤指南来了,要点抢鲜读!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房颤患者人数约为5970万例,与2010年前的数据相比大幅升高。Framingham 心脏中心对全球随访 5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房颤的患病率增加了 4 倍,发病率增加了 3 倍以上,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且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房颤是一种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显示为:P波消失或无明确可重复的P波,常以“f”波代之......
2025/08/12 admin 991
-
注意!这5种「月经异常」,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别不当回事
月经,本应该是女性身体的“月度报告”,如今却成为困扰许多女性健康的“谜题”。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量时多时少、疼痛难以忍受,或是该来不来、该走不走等情况。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女性月经?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组漫画吧......
2025/08/01 admin 2362
-
哈佛大学:牛奶“这样喝”,升高肝癌、慢性肝病死亡风险!牢记 2 点降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估计,2019 年全球慢性肝病患者已超 1.6 亿人,这类疾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 100 万,随着慢性肝病的疾病恶化,可发展成为肝癌,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5%。最新研究表明,牛奶等乳制品的摄入与慢性肝病死亡风险、肝癌罹患风险存在密切关联。并且,科学选择乳制品并合理控制摄入量,有助于降低慢性肝病的死亡风险及肝癌的发生风险......
2025/07/28 admin 361
-
便血不一定是痔疮!这5种息肉易发展为癌……定期筛查是关键!
结直肠癌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肠息肉可能是健康隐患的信号,有相当一部分结直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肠息肉“恶性转化”一般会经历“正常黏膜-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癌”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早期发现和切除肠息肉可以有效阻断息肉向恶性转变的可能,降低肠癌的发生率。图源:摄图网肠息肉:从无害到癌变的“潜伏者”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2025/07/25 admin 749
-
喝咖啡,每天不要超过这个量!咖啡致癌?护心?能减肥?新版科学共识一一揭秘!
在快节奏的时代,咖啡俨然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捧的 “能量密码”。随着咖啡消费水平不断攀升,人们在沉醉于其烘焙后独特风味的同时,也愈发关注它的功效。“喝咖啡到底是致癌还是抑癌”、“早上一杯咖啡真能提神一整天”、“咖啡是否具有减肥功效”…… 互联网上关于咖啡的各类健康说法层出不穷,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对于那些每天喝咖啡的人而言,他们究竟是从咖啡中收获了健康,还是面临着潜在风险呢?每日饮用......
2025/07/21 admin 640
-
每天都做的3个日常动作,却是致命「血栓」的催化剂……最好赶紧停下来!
人的血管遍布全身,一旦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就可能导致血管堵塞,从而引发各种问题。若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就可能引发肺栓塞(PE),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就是PE最常见的类型。对于急性期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务必要引起重视。(一)3个动作可能是催化剂虽然血栓很常见,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任何可导致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
2025/07/18 admin 546
-
3种降压药齐上阵,血压还是降不下来?背后这个原因考虑到了吗?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及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而血压达标对于预防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降压药物的规范应用,是高血压患者实现血压达标的核心治疗手段。但在临床中,仍有部分患者即便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依旧无法达到目标水平……
2025/07/15 admin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