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6种人的血管老得更快!速来自测你的血管“年龄”,10个养护技巧全家适用 - 血管健康日

2025/05/15 admin 5043

血管是多种器官组成的重要成分,承载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任。一旦血管出现衰老,就像老化的水管开始生锈、堵塞,会直接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加速全身衰老进程,严重危害健康。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血管相关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群体中血管早衰现象愈发普遍。20岁的年纪,血管却如同 50岁般老化,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你的血管是否还年轻?不妨通过下面的简易自测方法来了解一下。

自测血管“年龄”

1.

一直打不起精神,郁郁寡欢,情绪压抑;

2.

总喜欢较真、斤斤计较;

3.

特别爱吃方便面、饼干、点心等零食;

4.

偏食肉类;

5.

不想运动,只想宅在家里;

6.

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

爬楼梯时感觉胸痛;

8.

手脚发凉、四肢发麻;

9.

经常丢三落四、记不住事情;

10.

血压高;

11.

血糖、血脂高;

12.

直系亲属中有人因冠心病或中风去世。

若符合其中 14项,说明血管比较健康,建议继续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符合 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实际年龄,患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应重视血管健康,调整生活方式;符合 812项,则提示血管已经老化,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测或进一步治疗。

警惕:这6种人血管老化速度更快



根据《血管衰老临床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的定义,衰老的血管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血管内皮破坏、胶原纤维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在功能上表现为管壁硬化、对舒血管因子敏感性降低、对缩血管因子敏感性增加,以及血管新生能力降低。以下这几类人群应重点关注:

  • 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与血管衰老互为因果,加速疾病进程。血管衰老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或死亡残留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压增高时血管壁内、中膜免疫细胞浸润、活化,促使细胞因子、补体释放增加,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失衡,引发机体脏器持续性炎症反应,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此外,血压升高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硬度和粘附性,引发血管周围炎症和血管钙化,导致血管硬化和损伤。

  • 高血脂人群

研究发现,血脂代谢紊乱可通过 ROS通路、eNOS活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炎症小体及多种炎症因子等损害内皮细胞促进血管衰老。另外,脂代谢紊乱还可通过VSMC自噬、DNA损伤及 NF-κB等途径加速血管衰老进程。

  • 糖尿病人群

2型糖尿病可造成内膜血管内皮细胞(VEC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s)功能受损,引起血管衰老。而这些损伤的出现多与糖脂稳态失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通路受抑血管紧张素Ang )等因素有关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 吸烟群体

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收缩、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

  • 超重/肥胖人群

肥胖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质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并通过促使巨噬细胞向脂肪组织浸润放大炎性信号,促进脂肪酸活性氧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导致肥胖患者全身脂肪毒性和慢性低度炎症,造成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的加重并对血管造成损伤

  • 低蔬果摄入、缺乏运动人群

每天摄入蔬菜水果可通过增加内皮祖细胞和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蔬菜水果中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进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老化

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两个引起血管内皮功能衰老的重要机制。而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逆转衰老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掌握:延缓血管衰老的10大策略



血管衰老会显著增加人体对血管疾病的易感性,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房颤、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脑血管病变(如脑梗、血管性痴呆等)及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病理基础,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早发血管衰老(EVA),指发生年龄提前、程度加重、比正常衰老进程更快的血管衰老。遗传、不健康生活方式、绝经、宫内发育迟缓、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是导致 EVA的重要原因。这类人群更容易导致早发心血管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针对血管衰老尤其是早发血管衰老进行有效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发表的一篇文章,总结了改善心脏健康及减缓心血管衰老的10条建议:

图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01:管理腰围与肌肉量

通过规律耐力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适度热量控制维持健康腰围,同时借助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提升或保持肌肉质量,双管齐下。



02:践行地中海饮食模式

以植物性食物为膳食基础(如全谷物、豆类、坚果、蔬果),搭配适量鱼类和橄榄油,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及高热量加工食品摄入。



03:尝试间歇性限时进食

肥胖人群除保持规律运动、进食至七八分饱外,可尝试间歇性禁食或每日8-10小时限时进食(如将三餐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6点间完成),辅助体重管理与代谢调节。 



04:多元化运动组合干预 

建议每日进行30-60分钟综合运动,涵盖有氧运动(如慢跑)、高强度间歇训练、力量训练(如深蹲)及柔韧性与平衡练习(如瑜伽),通过多元运动模式全面提升身体素质与代谢效率。



05:减少久坐

每静坐30-60分钟起身活动3-5分钟(如拉伸、散步),通过碎片化身体活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与脂质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06:戒酒

不饮酒者建议保持无酒精习惯,饮酒者需将酒精摄入量降至最低(男性每日≤25g,女性≤15g),避免主动饮酒对血管内皮及肝脏代谢的潜在损伤。  



07:戒烟

研究表明,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痴呆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关联,不存在“安全吸烟量”,建议吸烟者尽早采取医学干预手段戒烟。



08:保证优质睡眠

每日保证7~9小时睡眠,固定作息时间(如23点前入睡、7点起床),营造避光、安静的睡眠环境,睡前30分钟停止使用电子设备,通过规律睡眠维持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



09:科学管理心理压力

采用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CBT)结合缓慢呼吸训练,或通过艺术创作、哲学阅读等精神实践,缓解焦虑与压力,降低慢性炎症反应对血管的损害。    



10:亲近自然与规避污染

增加户外自然接触时间(如每日30min森林/公园漫步),同时注重空气污染防护(如雾霾天佩戴口罩、选择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等污染物对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的长期不良影响。     
以上建议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多维度提供可操作性方案,核心目标在于通过主动干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代谢异常,延缓血管衰老进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图片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张存泰,田小利,洪华山,陶军.血管衰老临床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11):1371-1381
[2]王云,李慧娟,蒋夏萍,等.脂代谢紊乱与血管衰老研究进展[J/OL].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11[2025-05-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262.R.20240912.1859.002.html.
[3]任可欣. 运动与衰老、心血管健康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37(14):3633-3635.
[4]董奥奇,王庆雯,武艳,等.中青年血管衰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4,47(04):306-310.
[5]魏军平,肖瑶. “胖-糖-衰”综合调控——血管衰老的管理策略[J]. 医学研究杂志, 2024,53(04):1-4.
[6]张剑君. 2型糖尿病参与血管衰老的机制[J].医学信息,2022,35(11):37-39.
[7]Cagigas ML, Twigg SM, Fontana L. Ten tips for promoting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nd slowing cardiovascular aging. Eur Heart J. 2024 Apr 1;45(13):1094-1097. doi: 10.1093/eurheartj/ehad853. PMID: 38206047.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