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迟迟不来月经?除了宫腔粘连,还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
闭经,是指无月经或月经停止6个月,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避孕失败后的主要补救措施。近年来在妇产科门诊中,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人数逐年增加,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月经过少,甚至是闭经的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殖健康。
而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属于继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指曾有月经、以后月经停止,包括原来月经频率正常者停经3个月或原来月经稀发者停经6个月。
1. 子宫颈/宫腔粘连 人工流产后闭经的主要病因:①反复宫腔操作、搔刮过度、负压过高等原因损伤子宫内膜及宫颈管黏膜基底层;②妊娠期母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导致子宫内膜及宫颈管黏膜继发炎症,致使宫颈和/或宫腔粘连。 2. 子宫内膜损伤 手术创伤子宫内膜是发生闭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由于负压过高、吸宫时间过长、刮宫过深或在有负压的情况下吸头多次进出宫口、手术粗暴等,均会引起子宫内膜及子宫口的过度损伤。 3. 内分泌功能紊乱 人工流产由于扰乱了正常妊娠的激素水平,同时受情绪影响,机体发生反馈性作用,卵巢内存留的卵泡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卵巢中卵泡数量减少后卵泡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使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产生的抑制素减少,导致卵泡期FSH(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升高。 持续水平的FSH对卵泡自身受体的降调节使残留卵泡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月经稀少或闭经。 此外,在人工流产时,多数患者处于紧张恐惧心理状态,精神创伤及外界各种刺激因素导致中枢神经与下丘脑之间的功能失调,并通过丘脑下部和垂体卵巢轴使排卵功能障碍,影响卵泡成熟而致闭经。 4. 漏吸 由于宫内孕人工流产术中胚胎组织未能完全吸出,导致妊娠继续发展或胎停育。 5. 再次妊娠 人工流产后卵巢恢复排卵时间为2~3周,可早至术后第11天。据统计,约有0.7%因再次妊娠而出现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情况。 6. 炎症 研究发现,闭经患者的刮出物病理检查发现刮出物中有炎性细胞浸润者占64%,提示炎症反应在人流术后闭经中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说明人流手术后抗炎治疗的重要性。
人工流产后闭经患者首先进行尿妊娠试验。若妊娠试验若阳性,则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漏吸或者再次妊娠。
如果妊娠试验阴性,行二维超声检查,出现子宫内膜薄厚不一,回声不均匀,局部可见不连续影;内膜回声增强且表现为粗线状;内膜不均匀增厚,其间可见散在细小液腔;宫腔内发现液性暗区则均可考虑存在宫颈粘连。
宫颈粘连的治疗 行宫颈扩张术,可在B超监视下用探针按子宫位置方向稍用力进入宫腔,用扩宫器逐号扩张,溢出暗红色血液。
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是目前确诊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可对病变位置、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等做出准确评估,必要时取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宫腔粘连的治疗 扩宫分离粘连、防止再次粘连及促进内膜再生修复。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若无宫腔镜治疗条件时,可在B超监视下用子宫探针、4~5号扩宫器在宫腔内做扇形钝性分离,分离困难者仍需宫腔镜分离。
若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均未发现宫腔异常,可能为功能性病变,则需要进行性激素检测,包括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 泌 乳 素 (PRL):
P>15.9nmol/L提示有排卵,可观察20天左右,正常可恢复月经; E2低于正常值、FSH高于正常值,可2周后再次复查,若结果照旧,且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降低、窦卵泡计数(AFC)<7个则考虑卵巢储备功能减低、甚至卵巢早衰(POF);前者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1~3个月,观察月经周期情况;而后者需要进行雌、孕激素序贯的人工周期维持治疗; PRL> 25μg/L考虑为高泌乳素血症;给予溴隐亭每日2.5~5mg治疗; E2降低,FSH及LH正常或降低,可考虑下丘脑性闭经;给予人工周期治疗3~6个月,若仍不能恢复月经,有生育需求者可给予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治疗;无生育需求者给予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 E2正常或略升高伴P不高 (E2>50pg/ml,P<3.2nmol/L),此时可能有 以下几种情况:卵巢功能暂时未恢复、卵泡正在生长阶段、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卵巢多囊状态等,需监测排卵及E2水平做进一步处理。
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的诊治流程 图源: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顾向应,张雪松,赵晓徽,等.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闭经的诊治流程[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2):152-155. [2]孔北华,马丁,段涛.妇产科(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376. [3]于晓兰. 人工流产后保健[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8):811-814. DOI:10.19538/j.fk2021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