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该胖了?!「肥胖」易诱发17种癌症!这个冬天还要继续胖吗?

2024/01/12 995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天的到来,你的食欲和体重秤上的数字仿佛不受自己控制一般,蹭蹭往上涨,一边苦恼,一边干饭!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是脂肪就和时间一样,丝毫不留情……它对你的伤害可远不止让你“变形”那么简单!


肥胖相关数据



当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近90%,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而超重和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前中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在部分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40%。

据最新发表的研究预测:

到2030年,中国成人(≥18岁)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5.3%,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7~17岁)中将达到31.8%,在学龄前儿童(≤6岁)中将达15.6%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当个体体质量指数在正常基础上每增加5kg/㎡时,子宫癌风险增加62%,胆囊癌风险增加31%,肾癌风险增加25%,宫颈癌风险增加10%,甲状腺癌和白血病风险约增加9%。


17种癌与肥胖有关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Obesity》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年轻时超重或肥胖,患17种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会升高。

研究中17种癌症包括:肺癌、头颈癌、食管癌、胃癌、肾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结肠癌、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直肠癌、膀胱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甲状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该研究中采用美国BMI标准,与中国的略有不同。研究中BMI=体重(千克)÷身高2(㎡),BMI在18.5-25kg/㎡之间为标准体重,>25kg/㎡则为超重,>30kg/㎡则为肥胖。

中国BMI标准值为18.5~23.9kg/㎡,>24kg/㎡则为超重,>28kg/㎡则为肥胖。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成人超重或肥胖诊断标准临界值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肥胖是如何促进癌症发展的?



癌症与基因、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等许多方面有关。

肥胖可引起癌症,其致癌危险十分严重且普遍,具体相关研究结果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引起炎症反应。正常体重的人体内脂肪细胞中,巨噬细胞偏向于M2-抗炎表现型,但肥胖时M1-促炎症表现型巨噬细胞更加丰富,它会产生促癌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过量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等。


TNF可促进DNA的破坏,增加突变负荷;


IL-6能过度活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存活、血管生成,增强细胞的侵袭性、转移性和多能性,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第二个是引起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经脂解活动产生过量游离脂肪酸,进而引发IR。此时,机体会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而高浓度的胰岛素对细胞癌变有强烈的促进作用。


另外,高血糖症可提高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存活率,增强糖酵解酶类的表达,为癌细胞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


第三个是肠道微生态的失调相关。肠道微生态失调可改变肠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刺激免疫细胞,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


第四个是机体免疫失调。过度肥胖时,机体内杀伤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单核白细胞增多,机体免疫应答下降,免疫力损伤。


其他的因素还包括基因、脂肪因子的改变等。


总之,肥胖可通过引起机体代谢状态的改变、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脂肪因子的改变、免疫系统损伤等一系列变化而促进癌症的发生。


如何合理安排抗癌饮食预防肥胖?



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实行健康饮食和合理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发病。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1)食用富含植物食品的膳食

①每餐应包含水果和蔬菜;
②选择全谷食物而非精制谷物;
③膳食中应含有高纤维素食物。


(2)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①肉类部分相对于植物食物应含量减少;

②肉类应平衡其脂肪含量;

③食用鱼类和家禽而不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肉类;

④限制烹饪时所添加的脂肪和油类。


(3)储存和制备食物时应减少污染


①新鲜食物在食用前应正确清洁;

②易腐烂的食物应当冷藏;

③限制食用盐腌制、亚硝酸盐腌制、烟熏制及盐渍食物;

④避免食用可致癌的烧焦食物。


(4)不依赖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取代膳食均衡


只有在通过饮食不能提供足够量时

才需食用营养物质补充剂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文献:

[1]Onerup A, Mehlig K, Af Geijerstam A,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BMI in youth and site‐specific cancer in men—A cohort study with register linkage[J]. Obesity, 2023..

[2]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 (05):321-339.DOI:10.16506/j.1009-6639.2022.05.001.

[3]魏萌,杨旭庆,程露阳等.肥胖相关癌症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4):336-339.DOI:10.15921/j.cnki.cyxb.2017.04.032.

[4]顾卫琼,王卫庆.肥胖与癌症关系及临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09):684-686.

[5]Haskaran K,Douglas I,Forbes H,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22 specific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5. 24 million UK adults[J]. Lancet,2014,384 ( 9945) : 755 - 765.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肿瘤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肿瘤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