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要检测「钙和磷」?血钙、血磷、尿钙、尿磷增高/降低有何临床意义?
钙、磷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钙、磷在体内的形式及生理作用
1. 钙
人体3种形式的钙处于动态平衡,不断交换之中:
①游离钙:是起直接生理作用的部分,约占总血钙的50%。
②蛋白结合钙:约40%总血钙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其值受血液pH及血浆蛋白浓度的影响;
钙离子在细胞内外起多种作用:细胞质中游离钙作为细胞内的一种主要的第二信使,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运动、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糖原代谢及神经元兴奋性等多种生理过程;细胞外钙参与了成骨、凝血、调节酶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过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体中 70%~80%的磷以磷酸钙的形式沉积于骨骼中,只有少部分存在于体液中。血液中的磷有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式。
磷是参与细胞功能的维持和代谢的重要元素,在细胞内作为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在细胞外可作为骨无机质的重要成分。
血钙、血磷测定的适应症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二、血磷测定适应症
血磷检测的适应症:①骨病;②慢性肾脏疾病、透析病人;③甲状腺手术后;④慢性乙醇中毒;⑤需要加强医疗护理的病人(胃肠外营养、机械通气);⑥肾结石病人;⑦甲状旁腺疾病;⑧拟诊维生素D缺乏(吸收不良综合征);⑨肌无力、骨痛。
检测血钙、血磷的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总钙:2.25~2.58mmol/L;离子钙:1.10~1.34mmol/L。
高钙血症的发生机制及病因如下: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低钙血症的发生机制及病因如下: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2. 血磷:
参考范围:0.97~1.61mmol/L。
血磷水平受年龄和季节影响,新生儿与儿童的生长激素水平较高,故血清磷水平较高。另外,受夏季紫外线的影响,血清磷的含量也较冬季为高。
血磷增高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衰竭等所致的磷酸盐排出障碍;摄入过多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磷,导致血清钙、磷均增高;肢端肥大症;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Addison病;急性重型肝炎等。
血磷降低可见于:饥饿、恶病质、吸收不良、活性维生素D缺乏、长期应用含铅制剂等;大量呕吐、腹泻、血液透析、肾小管性酸中毒、Fanconi综合征、应用噻嗪类利尿剂等;静脉注射胰岛素或葡萄糖、过度换气综合征、碱中毒、AMI等;乙醇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等。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3]彭丹. 高钙血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2年12月第31卷 第6期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