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打呼噜≠睡得香,这种打鼾很危险!
很多人打呼噜而不自知,常有家人或者室友发现。然而,打呼噜绝非制造“噪音”那么简单,而是很多疾病的“源头疾病”,是“慢病之源”[1]。

图源:摄图网
如果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我们需警惕,这可能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

图源:摄图网
(二)为什么说OSAS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OSAS临床上非常多见,它是多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源:摄图网
(1)心血管疾病
①OSAS与高血压
研究表明OSAS是导致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50%0SAS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且血压较顽固,OSAS与高血压间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彼此互相影响[3];
②OSAS与冠心病
OSAS与冠心病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患者心血管风险;同时,OSAS 可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增加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6]。
③OSAS与心律失常
OSA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是健康人的2~4倍[7]。OSAS与心房颤动关系密切,49%的OSAS患者合并心房颤动,而一般心脏病患者仅32%合并心房颤动[2][8]。
④OSAS与肺动脉高压
OSAS患者的间歇性低氧血症导致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氧化应激与氧自由基产生过多,继而肺动脉收缩、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导致了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9]。
⑤OSAS与心力衰竭
与一般人群相比,OSAS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脏长期处于间歇性缺氧状态,心脏前、后负荷增加,交感神经激活和内皮功能障碍有关[2]。

图源:摄图网
(2)脑血管疾病
①OSAS与脑卒中
多项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实OSAS是导致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SAS患者反复呼吸暂停致慢性间歇性缺氧,继发红细胞增多症,且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活化,两者共同作用促发脑血栓形成,导致脑卒中[10~12]。
②OSAS与痴呆、认知障碍
OSAS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或者在已患有 AD 的基础上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加剧认知功能的减退,使患者预后不佳[13]。

图源:摄图网
(3)代谢性疾病
①OSAS与2 型糖尿病
OSAS是糖代谢异常的重要致病因子,其作用与年龄、肥胖及遗传因素相独立,OSAS可导致和加重糖代谢紊乱,国外对门诊 OSAS 患者和人群之间的横向交叉研究显示,OSAS 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大于 40%[14-15]。
②OSAS与脂质代谢紊乱
OSAS 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a.当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生长激素和雄激素释放增多,引起血脂升高 [17];
b.长时间的低氧血症,交感神经周期性兴奋,激活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脂代谢紊乱[15];
c.由于瘦素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并且与血脂中的TG、总胆固醇(TC)/HDL-C 呈正相关,TC/HDL-C 增高,机体对 TC 逆向转运能力下降,合成 TG 能力增强,可能是导致机体脂肪过多沉积的原因之一 [16]。

图源:摄图网
(三)OSAS的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个性化设计和跨学科合作来完成。主要治疗方案有[18-19]:
(1)去除病因,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体重、慎用镇静催眠药物、戒烟、戒酒等;
(2)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
(3)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4)口腔矫治器治疗: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
(5)外科手术治疗:慎重选择。耳鼻头颈外科和颌面外科手术等。对于手术可以解决的上呼吸道狭窄患者,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受益大于风险;
(6)合并症的治疗;
(7)中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治疗等等。
写在最后:我们看到别人打呼噜,时常会认为TA“睡得真香”,其实打呼噜和发烧一样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20]。因此,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如果打呼噜严重,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去医院就诊。
End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原创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