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升高只想到肺栓塞?这9种情况也要掌握!

2021/11/24 901

D-二聚体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且简便、快捷、安全、无创伤性,在静脉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应用广泛。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么,除了急性肺栓塞,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你能想到几种?一起来查漏补缺吧!


D-二聚体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血液中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 交联后 ,再经活化的纤溶酶水解产生特异的降解产物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引起D-二聚体升高原因有哪些?



临床上多种疾病都会引起D-二聚体质量浓度增高:


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腔内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溶栓治疗后等;


非血栓性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心衰、房颤、先兆子痫、严重肝疾病及肾脏疾病等。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长途旅行或久坐等非疾病状态也会引起体内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静脉血栓栓塞(VTE) 是临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TE)。D-二聚体最常用于静脉性血栓的排除性诊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2018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推荐: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PTE;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建议直接行确诊检查。D-二聚体对于诊断PTE的阳性预测价值较低,不能用于确诊。


2.急性主动脉夹层:


快速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高敏感度的 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筛查和排除。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胸痛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AD)的患者,D-二聚体快速升高时,拟诊为AD可能性增大。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凝血酶生成增加和纤溶增强导致的消耗性凝血病。DIC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显著增加。


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


4.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直接病因。血栓的形成往往伴随纤维蛋白交联产物的降解,因此在ACS患者血浆中常发现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升高,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分级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与DVT、AAD和PTE患者相比,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其用于ACS的临床意义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异常,血浆 D-二聚体往往升高,且与浸润密切相关。


当无典型症状的患者出现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时,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和肝脏疾病后,应积极考虑恶性肿瘤的存在。此外,D-二聚体的监测有助于评估癌症患者血栓或出血风险。


6.溶栓治疗


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

  • 溶栓后 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 溶栓后 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

  • D-二聚体恢复正常是停止溶栓的指征,溶栓治疗应持续到 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


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

  • 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溶栓后1~6 h 达到峰值,24 h 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

  • 而在 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治疗 24 h 或以后。


7.肝脏疾病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可以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参与内、外源性凝血系统。肝硬化时肝细胞坏死严重,各种凝血因子以及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其血管内皮损伤可以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导致 D-二聚体水平增高。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实验表明,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 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轻度升高,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明显高,说明 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愈重升幅愈大。


8.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的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加重血液循环障碍,促进微血栓形成,加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观察糖尿病病情和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等的监测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一种特殊分解产物,在正常妊娠期间,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妊娠晚期达到高峰,分娩后D-二聚体水平降至正常。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D-二聚体水平可提示孕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健康孕妇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为明显。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文献:

[1]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08):827-836.

[2]李玮, 王缚鲲, 安黎云.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25(5):80-83.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4):1060-1087.

[4] 张春荣.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2):1440-1442.

[5]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3(11):641-654.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原创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